第一天 6/3 台北—(曼谷)—英國倫敦
第二天 6/4 溫莎古堡—牛津
6/3早上9:00搭上長榮BR067班機,從台北直飛英國倫敦。同一天,6/3晚上19:15,飛機降落在希斯洛Heathrow機場。這個航班的時間真不錯,到達之後可以馬上進飯店休息。
↓圖:在桃園機場,我們熱心盡責的領隊小李(李欽富先生)已經戴著蕃茄頭套,在櫃檯等我們,並且還準備了早點。足甘心ㄟ.....
↓圖:就是這架飛機即將載著我們飛往新的國度。英國, We are coming.....
↓圖:機內雜誌剛好有巨石陣的報導文章。
第一晚,我們不是住在倫敦,而是住在溫莎(Windsor)附近。因為我們第二天的行程是從溫莎堡玩起,住在溫莎方便多了。
(註:倫敦在希斯洛Heathrow機場東邊30公里,如果第一晚住在倫敦,第二天早上還要拉車40公里才能到達溫莎,而且倫敦的塞車是很恐怖的)
↓圖:我們第一晚的飯店Oakley Court Hotel,很不錯吧!事實上,這是一家城堡飯店,聽說一晚要160英鎊左右....
↓圖:真的是一座城堡。
↓圖:城堡飯店雖美,終究比不上溫莎堡(Windsor Castle)。早上9:00,從飯店出發來到溫莎堡。
↓圖:要仔細聽領隊小李的解說ㄜ~~
↓圖:城堡內也有衛兵交接儀式。
↓圖:我聚精會神觀賞與拍攝交接儀式。我是很認真的....
↓圖:不像這對情侶心不在焉....
中午用完午餐,經過73公里路程,我們從溫莎來到牛津(Oxford)
↓圖:基督教會學院(Christ Church)。培養出16位英國首相的學校....
↓圖:還是基督教會學院(Christ Church)。
第三天 6/5 牛津—科滋窩The Cotswolds—史特拉福—鐵橋Iron Bridge—契斯特Chester
6/5,第三天早上我們先坐車遊柯滋窩(Costswolds)。參加旅行團,不能抱有太高的期待與要求,能夠"坐車"遊賞美景,也要笑笑的接受。
接著,來到史特拉福(Stratford-upon-Avon),莎士比亞的故鄉。
↓圖:安哈薩威之家(Anne Hathaway's Cottage)。莎士比亞老婆大人Anne故居...
↓圖:史特拉福聖靈教堂(Holy Trinity Church)
↓圖:莎翁故居前,一位令人羨慕的傢伙。享齊人之福?那我是否也要理成光頭.....
↓圖:告別史特拉福,前往契斯特Chester途中,我們路經英國真正的鐵橋Iron Bridge。
↓圖:它是世界上第一座鐵製橋樑,建於1779年。
<鐵橋在那裏?>
http://blog.yam.com/1001yvonnenights/article/9493585
↓圖:下著大雨的鐵橋,拍黑白的,比較有氣氛.....
第四天 6/6 契斯特Chester—湖區
從前一天下午就下起大雨,今天早晨起床,窗外仍霹靂啪啪響著。
↓圖:開放式的廚房,大廚正忙著為我們這一群觀光客準備早餐。
↓圖:不管在英國或愛爾蘭,每一家飯店的早餐幾乎一樣,好像串通好的。
↓圖:當然口味有好壞,但都在水準以上。....哈~~好像開始想念英國的早餐了。
吃飽了,該上工了。有時出遊一久,旅遊一公式化...就跟上班沒兩樣。特別是跟團旅行,最容易產生這種感覺。
↓圖:首先,我們來到契斯特Chester中世紀城鎮玩耍,可是不停歇的大雨打壞了遊興。對逛街沒有興趣,反而對這台全球限量25台,價值將近四千萬台幣的跑車有興趣。Pagani Zonda F 是愛車者的夢幻車之一。
是誰把我的車開來這裡???
契斯特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鎮,只可惜天公不作美,大雨下不停,怕雨把相機林壞了,所以沒拍什麼照片。旅程才剛開始,我不想相機出問題。.....於是,抱著小小遺憾離開契斯特。
接下來,一連串趕路前往湖區。到達湖區時,天候仍然不佳。先去參觀碧翠絲波特世界館,之後,天氣終於好轉,才敢把相機拿出來,但....
↓圖:但是只有拍到這隻咖啡色頭的海鷗....
第五天 6/7 湖區—哈德良長城—(蘇格蘭)—愛丁堡
天氣對旅遊真的很重要。天氣好,拍出來都是彩色的;天氣不好,拍出來都是灰灰的。希望今天能有好天氣....
↓圖:一早起床,我們就跑到飯店旁的農場餵牛。
↓圖:也順便向這些黑白羊道早安。
↓圖:終於看到湖區的湖了,可是天氣仍舊陰晴不定。....算了,英國的天氣本來就如此,強求不得。轉換心境,學這些人,放下相機,靜靜的凝視著湖區美景。
↓圖:離開湖區後,又是一連串的趕路。半途,領隊小李特別安排來到哈德良長城參觀。比起中國的長城,當然小巫見大巫,不過,好爬多了。
過了哈德良長城,就進入蘇格蘭的範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