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啟智一年出手一次,財富增加幾十番

 

作者/施禔盈、林心怡
一年只投資三檔股票,等法人抬轎、再等媒體大肆報導,然後收網。年年掌握這樣的循環,許啟智至今財富已累積幾個千萬元。從他的身上,你可以見識一年做一次股票的強大威力。【Smart智富月刊提供】(2003-03-18)


■許啟智小檔案

經歷:華南銀行行員、經濟日報記者
現職:喝采文化事業社長
投資資歷:18年

 

一年只做一次股票,又想高獲利,讓法人幫忙抬轎儼然最佳策略!

 

曾任經濟日報記者,目前自行創業擔任出版社社長的許啟智,就是箇中高手。憑著真功夫,許啟智就是有能耐領先布局,然後靜待法人抬轎,再等到媒體大肆報導曝光,股價拉到相對高檔後,一舉收網。之後就只需關心而不用費心,等到年底再來做個總體檢,為來年投資做準備。而利用這等一年出手一次的高竿功力,許啟智的財富也從剛進入股市的幾十萬元,累積為現在的幾千萬元。

 

其實早在經濟日報任職時,許啟智就已是其他記者同事追問明牌的對象。而從股市「出師」後,不論多、空市場,許啟智幾乎未曾失誤,年年賺進三成獲利是家常便飯,要是運氣夠好,獲利double也沒問題。

 

■層層過濾只留3檔核心持股

 

去年中,許啟智參加由鄭弘儀及于美人主持的「新聞挖挖哇」節目時,曾公開推薦盛餘鋼鐵這檔股票,當時盛餘股價不到20元。敢於節目中大膽推薦盛餘,除了看好鋼鐵產業景氣翻揚外,更重要的是,許啟智用自己獨到的選股模式,早在前年底已經發掘到這檔股票被壓縮極致,爆發力可觀。

 

「先立於不敗之地」是許啟智選股的最高原則,會挖出盛餘這塊寶,也是以同樣的理由出發。前年底在為去年投資做準備時,許啟智發現盛餘這個老牌績優公司,不論景氣好壞,每年EPS至少都在1元以上,獲利經得起考驗,以股本31.8億元、股價卻只有10多元計算,公司總市值約33億元。

 

他思考33億元如果拿去銀行做定存,每年利息不到7000萬元,而在前一個年度鋼鐵景氣不佳時,盛餘都能有約3.5億元的獲利,兩個數字一比較,他看出盛餘股價被極度低估,而即使股價繼續被低估,買進盛餘還是能領取8%以上的股息,更何況去年鋼鐵景氣翻揚向上,公司獲利將大幅成長,可以說是一檔進退皆宜的股票,所以他選中盛餘為去年核心持股。

 

說到許啟智手中的持股,一定不會超過三檔,每年底從經濟狀況、產業前景,再到個別公司一一過濾後,他只會留下三檔左右的股票,去年被他以層層關卡選中的股票除了盛餘外,還有中華車及中信銀(5月之後改為中信金)。盛餘持股成本在20元以下、中華車30元以下,兩檔股票都讓他獲利滿載,只有中信銀的績效較差,分析原因,他疏忽了這檔股票「法人持股太多」的不利因素。

 

■買進被誤判的股票,賣出各媒體都追著跑的股票

 

公開許啟智的選股秘技,法人介入不多的股票就是其一,所以像台積電、聯電這類股票不會是首選,另外,月營收出現25%快速成長而毛利沒有下降的公司,他會特別有興趣,最後抹去腦中對黑馬股的記憶,他會去尋找過去一年沒有飆漲,甚至是由虧轉盈的股票,因為他認為從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最讓人驚艷。

 

去年讓他戰績彪炳的中華車、盛餘,即符合法人介入不多、月營收快速成長,並且是前一年度很鬱悶的股票。儘管一開始買進後也常常經歷跌停板的震撼教育,但因為對自己花費長時間精挑細選的股票有信心,再追蹤營收表現也沒問題,所以他依然老神在在,等著法人來抬轎,果然兩檔股票股價一路攀升,都有三倍漲幅。

 

另外一個獲利頗豐的例子發生在1997年。由於受到前一年度電子股表現不佳的影響,法人紛紛放棄認購英業達,但是許啟智卻觀察到身邊有愈來愈多人在使用筆記型電腦,產業前景沒有問題,而EPS 8元、承銷價不到90元的英業達顯然又被壓縮了,所以他大膽買進,果然英業達股價最高達400元以上,而一年只做一次股票的許啟智,在當年靠著英業達的大豐收,整整賺到兩倍獲利。

 

理解股市是個不理性的市場,被誤判的股票會超跌,被法人、媒體追捧的股票也會超漲,所以在股價漲高後,當他見到報章雜誌不時出現相關新聞時,他就開始收網了。他說,台股是個淺碟型市場,有一波到底的特性,何況產業循環一定會出現,所以他不是個長期投資的奉行者,對於漲多的股票,他絕對不會戀棧,只要獲利達三到五成,隨時準備出場。

 

■用大股東心態做股票

 

現在看來十拿九穩的投資功力,其實也是歷經多年的淬煉而來。1985年股市指數980點的時候,許啟智開始了他的投資生涯,與其他散戶一樣,他也頻繁進出股市,每一檔股票買個二、三張,總希望能賺3、5000元貼補家用,不過,費盡心力來來去去的結果,財富就是不長進,甚至在1987年因為發生雷伯龍事件,過去用漲停板都買不到的股票一下全都買到了,那一次不僅賠上他全部家當,還連累老媽必須拿出積蓄來幫忙度過難關。

 

經過七、八年歷練,也繳交高額學費後,許啟智的投資邏輯轉變為以大股東心態來做股票,所以他不再頻繁進出,一年只鎖定三檔股票然後一次出手,儘管有時候獲利不如預期,但因為把最壞情況都已考慮進去(股價不漲,起碼賺股息),所以投資不曾侵蝕本錢,而保守估計他每年投入股市的金額都會成長三到四成,因此至今靠投資他已累積數千萬元財富。從許啟智的故事中,你是否見識到了一年只做一次股票的威力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 Mei & A Sam 的頭像
    A Mei & A Sam

    ★A Mei 與 A Sam的部落格 --- 旅遊、攝影與投資

    A Mei & A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