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來這一系列寫給新手的文章早就結束了,只是這幾天突然想到一件事,讓我寢食難安-----由於老頑童寫的內容全都是最基本的「常識」,如果新手誤以為這就是股市全貌....於是拿著這些「常識」到股市闖蕩,唉~~ 一定死得不明不白。因此才想到找幾個替死鬼....不是啦,是巨人來讓新手們好好踩一踩,以進階到股市投資的更高階段。這也就是這篇短文出現在此的原因.....

 

「If I have been able to see farther than others, it was because I stoo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.」

 

這是那位被蘋果打到頭的牛頓說的話,按字面翻譯大概是:「在下小弟我...牛頓之所以能夠看得比別人遠,那是因為我踩在巨人的肩膀上。」-----連偉大的牛頓也會說出這種話,由此可見,學習事物的過程中,欲求看得遠且廣,找幾位巨人的肩膀來踩踩是有其必要的。

 

不知同樣的道理能否適用於股市投資?當然適用!君不見,巴菲特、所羅斯、李佛摩....等等股市巨人就經年累月被我們這些投資人踩在腳下。老頑童當然也踩過----在我第二次入市前,就曾花相當長的時間,研讀股市陷阱88這本書,也等於是,一直踩在巴洛克先生(Bernard Baruch)的肩膀上,才得以讓自己避免再次掉入輸家的泥沼裡。

 

以下將介紹四位老頑童心目中的巨人。他們不是巴菲特、所羅斯、或者李佛摩,當然不是這幾位「大哥大」不好,而是他們離我們太遙遠,遙遠到你不可能發mail請教他們、或者用悄悄話敲他們,尤其是李佛摩先生。我要仲介的全屬網路上知名的大大,而且是現役的,熱心的。他們與我們最沒有距離....如果你有任何疑難雜症,隨時都可以請教他們(當然要他們有空)。

 

廢話不多說,就直接把四位巨人名號報上來.....請仔細聽了。

 

第一位是測不準。

第二位是楓。

第三位是無敵怪醫。

第四位是郭際勝先生,也就是郭大俠。

 

不知各位新手發現否,可湊成一桌打麻將的這四位巨人,怎麼全都是一個調調-----偏向「價值投資、與波段操作」?其實一點也不奇怪,因為老頑童本身就是偏向「價值投資、與波段操作」的小散戶,拜倒在他們的石榴裙下本是必然的事......(這句話怪怪的,因為他們又不是楊貴妃。^_^)

 

身為新手的你,如果你選擇「價值投資、與波段操作」,那麼老頑童可以在此蓋上手印、腳印,向你保證,只要你能踩上以上任何一位巨人的肩膀,絕對可以看得更廣更遠......ㄚ如果能四位巨人都踩,那你會踩得更穩,而且了解到,原來「價值投資、與波段操作」會以不同面貌存在於股市裡;哪一種最適合你?請不妨精挑細選一番,以選出最適合你的。

 

至於有意於其他不同的操作方式、與操作週期的新手,老頑童只能說抱歉,因為那些範圍我涉獵不深,當然無法做好仲介的工作。

 

巨人們住哪裡?

 

第一位測不準先生,一直在e-stock網,如果你有興趣,加入他所屬的門派就可與他做第一類接觸。如嫌麻煩,在聚財網也有不少網友轉貼他的大作,請找來一讀。其中最經典,也是經常被轉貼的就是這一篇:

 

一位成功者的進出哲學
http://city.udn.com/v1/blog/article/article.jsp?uid=menfis&f_ART_ID=393598 

or

 http://www.e-stock.com.tw/asp/board/v_subject.asp?ID=2036177

 

至於楓大與怪醫先生,就在咱們聚財網.....你們這些新手可真是幸福。雖然怪醫先生已將文章變不見,但如果你夠用心,應該可以尋求古狗大神(Google)或聚財老網友的幫忙,而找到一部份。楓大的文章呢?楓大沒有學過魔術,所以沒問題.....只要輸入已下通關密碼,你就能踩在楓大的肩膀上.......請踩輕一點,因為有不少人在上面,包括體重很重的老頑童。^_^

 

楓的股市哲學
http://www.wearn.com/bbs/forum.asp?forum_id=5135&cat_id=7

 

最後一位就是郭大俠,他一直在聯x報的理財會客室。老頑童常蒙面在該地出沒,對郭大俠有一二分瞭解,所以要特別提醒一下------郭大俠的個性就如其外號,豪爽、快人快語,故與其論劍時,請你記得稍加修飾一下用語。在咱們聚財網也有幾位朋友與他處得相當好,翻翻郭大俠的舊文,你就會了解......

 

郭大俠論壇
http://mag.udn.com/mag/m_forum/itempage.jsp?f_MAIN_ID=157&f_SUB_ID=1026

 

-=-=-=-=-=-=-=-=-這是分隔線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

 

補充說明

 

測不準先生是老頑童在理財論壇裡第一位踩到的巨人,他的一系列文章,實在值得一讀再讀;而他的EQ與分享經驗的熱忱更值得網路人學習。以下兩篇大作是測不準先生三年前寫的,老頑童曾借貼在的另一版上。應觀眾要求,再貼一次以分享給聚財網新網友。好文雋永愈陳愈香,永不退流行......

 

介紹一個合理的股市獲利法則- 經驗與知識的緣份


作 者:測不準 
發表日期:2003/5/29 下午 09:42:50

 

本人股市打轉十餘年,理財書籍讀上數百本,短線、長線、做多、做空都勇於嘗試,賺錢滋味、賠錢苦楚都曾經歷。

 

近年來,我的業外(股市)比本業(m.d.& ph.d.)還賺錢, 我使用一種「波段、悠閒」的投資法則,希望能對你有益處!

 

股市「穩健獲利」的方法:在於「有紀律」和「有策略」的執行「資產配置」,即有效調整「資金」在「股市」和「債市(定存)」之間的分配比例。

 

「債市(定存)」:有「低風險、低報酬」的特性。其中「債券(貨幣)基金」:免稅、變現快、免手續費、利率優於定存,是最佳和最靈活的「資金停泊站」。

「股市」:是「高風險、高報酬」的場所,平時賺賠難料。唯有清冷時、暴跌時才會出現「低風險、高報酬」的機會。

 

歷史上,從來沒有人能夠「持續」並「精確」的「預測」經濟和股市的未來。沒有人可以知道「未來」,我們僅能根據「過去和現在」去推斷「未來」。因此,只要當你「不確定的時候(行情大幅向上或向下)」或股市未出現「低風險、高報酬」的時候,資金要留在債市,而且要一直留在那裡「耐心等待」。

 

「耐心等待」是最致命的關鍵,只有當股市出現「低風險、高報酬」的清冷時刻,才是資金由「債市」移向「股市」的時機,記得要能克服人性對下跌行情的恐懼,要拿出膽量敢買。在空頭晚期或下跌行情已經走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以後,若重大「利空消息」(如sars)無法使股市再進一步下跌,這是即將反轉向上的徵兆。

 

●重大利空出現時,該不該吃貨?該吃幾成貨?能吃到幾成貨?

 

沒有定律!要靠「經驗」和「知識」!運氣也佔一些成分。

 

●低檔尚未吃貨完畢,行情已經向上,該如何?

 

「不必感嘆」!誰也不知道是否有「新的利空」接連出現,因此「是禍是福、尚屬難料」。若行情持續大幅向上,則應避免「貪念」。殘存的資金「不去追高、永不追高」代表著「紀律」和「素養」。殘存資金和所有資金一樣,永遠需要「耐心等待」下一個「低接」的機會。

 

●若全部的資金低檔佈局完成,行情開始回升,且一直向上,該如何?

 

恭喜你!但這是你「策略好」和「運氣好」,不是你英明。記得,持股續抱!

 

●若低接,在持股滿檔後,股市仍繼續下跌,該如何?

 

不需氣餒!在這艱苦的時刻,「信念」和「紀律」可以助你度過難關。「停損」此時是一種「害人的觀念」。要明白股票「逢低承接」和「低買高賣」的過程,十之八九都是「先苦、後甜」,都必須先承受一段痛苦和懊悔,才會有後來的開花結果。

 

「買股哲學」是:當你用一個「好價位」承接一支「好股票」時,不該期待它立刻上漲,更不該用「懊惱、悔恨」的心情,去面對股價的繼續下跌。你應當理性的認知在股票「逢低承接」的過程中,誰也不知道最低價在哪裡?何時會出現?你應該用「長線的眼光」來看待這件事情,你深信你的買進在不久的「未來」會有相當不錯的利潤。藉此,轉換成快樂的想法。

 

●流動資產重新配置完成以後,該如何?(決不短線操作!)

 

不論股市和債市(定存)的資金比例如何,此時多想無益,遊山玩水去吧!享受「悠閒的生活」,不理會股市「每日的漲跌」,反而容易讓「時間」去替你賺錢。

 

「等待的藝術」和「波段操作」的原則是:每一檔股票從頭到尾,只考慮做一次「買進」和「賣出」動作。

 

在股市處於低檔時要「有信心敢買」,買進後,股市繼續下跌,要有強悍的神經「留住股票」,又在股市回升時,要能「抱住股票」,不要「貪圖小利」,不要試圖短線調節,不理會行情的必然「震盪和回檔」,直到遇到重大事件或「前景出現根本性的變化」,才做最後的賣出。千萬「不可調節」或賣出「金雞母」。

 

獲利的時候,要有耐心,要有足夠的時間,讓「賺錢股」慢慢地、繼續地幫你賺錢。途中不可避免的「震盪和回檔」,再再引誘你想要「落袋為安」。但只要是「多頭的格局不變」,個股營運展望又不錯,千萬要記得施展「持股續抱」的毅力,這才能幫你賺飽多年難得一見的「波段大行情」。

 

●「遊山玩水」要到什麼時候?

 

不知道,沒有什麼是確定的,我們一直是面對著不確定的股市。

我只知道當股市出現「高風險、低報酬」的時刻,資金要巧巧地從「股市」移向「債市」,而不去貪戀那最後最甜美的一刻(醒來時最苦澀的一刻)。

 

如果你花「一年或數年」的時間去完成多空配置我不會覺得訝異,許多成功的人士都是如此操做的。尤其,近年來台股處於「高風險」的情況比「低風險」的情況要多,因此將資金停留在「債市」比「股市」的時間長是一種正確的態度。

 

最後謹記,股市裏每一次的「慘賠」,都需經過「長時間」「多次數」的賺錢才能彌補。因此,「先求不賠」比「如何大賺」還要重要。但不表示我們要放棄偶爾出現的「低風險、高報酬」的股市機會。相反的,我們應該珍惜它!把握它!股市是智者的寶庫,亦是愚者的夢魘。請多保重!

 

「成功投資者」的特質

 

作 者:測不準  

 

「成功投資者」的特質有:

 

投資及操盤理念,以適合自己的「個性」、「財務」和「時間」為原則。

買賣的決定,要根據「自己」的原則。不要管「別人」的看法和想法。

 相信「市場有無限的機會」。相信「自己擁有獲利的知識、個性和能力」。

 以「耐性、謙卑和紀律」去面對市場,不可過度自信和自我膨脹。

 

股市贏家通常只採用「兩、三種」重要的指標,從來不聽從「他人」的意見。

 真正成功的交易者,不需要別人的「認同」和「分享」,也不希望「出名」惹禍。

 要常「強調」自己的「虧損」,一則避免「覆轍」,二來減少他人「嫉妒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 Mei & A Sam 的頭像
    A Mei & A Sam

    ★A Mei 與 A Sam的部落格 --- 旅遊、攝影與投資

    A Mei & A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